人生就像白紙上畫畫

人生就像白紙上畫畫

嬰兒從呱呱落地開始,我們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什麼都沒有,逐漸繪畫出自己豐富的人生。

人生就像畫畫,以新創作取代舊瑕疵,毋須追求完美細節
圖:Canva照片庫 文:車厘天使

嬰孩無論怎麼哭鬧,都會被認為是一張白紙般的純潔可愛,會被接納和被包容。

白紙上一旦有了黑點,就不會再被認為是白紙

然而,白紙上只要有一個小黑點,當再問及「這是什麼?」答案就會是「一個黑點」,而沒有人再說這是「一張白紙」或「一張白紙上有一個黑點」 。

讓我們感覺小時候只要做錯一點事,就會馬上被指責,馬上被改正,彷彿人天生就必須要完美無瑕似的。孩子的自信,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打擊磨蝕的。

可能是做父母或照顧者的,已經忘記了自己作為小孩的時候,每一件事情的學習都需要經過那麼多的努力,才能變成習慣。也可能是大人都太著緊,不希望小孩犯錯,害怕那點錯誤要是不盡快改正過來,會在這個急速轉變的社會被淘汰。

無論如何,作為父母的真的應該注意一下,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步伐成長。那個黑點,當孩子長大後根本就不足一提。

別人只看到主要內容,毋須追求完美

隨著年月的成長,人生的白紙添上了越來越豐富的色彩,當初的黑點已經被遮蓋,或是擴展成別的元素,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作。這時候,別人看到的,是白紙上面想要表達的主體內容。

不論白紙上的畫畫得如何細緻,很多時候,其他人能夠認識我們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也未必會去注意細節。

可喜的是,我們不用那麼在意自己的缺點,因為別人根本不會去注意;可悲的是,假如我們的才華不夠專精,讓人一看起來就很有特色,同樣是很難會被注意發現。

創作獨一無二的內容,只給適當的人看

畢竟白紙是自己的,要專注於一個主題去創作,還是在同一張紙畫上數個不同的內容,全在於自己的決定。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內容,都值得用心的人來探索理解。在不懂得賞識你的畫作的人面前,大可不必將整幅畫作展示給別人看,讓適當的人看到適當的部分,算是生存之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陰影襯托出立體

一般來說,平面的內容已經可以讓他人了解自己的大概。然而假如我們希望畫作看起來是另一個層次,有立體感,就必須要有陰影的襯托。

陰影好比人的陰暗一面,通常我們都希望刻意隱藏,不展露在他人面前。

最動聽的人生故事,都是有失敗,有挫折,有負面情緒,有錯誤決定,有踏著別人成功的醜惡,然後最後克服所有困難,讓自己有所感悟,繼而步向真正的心靈富足。

沒有陰影,人生是黯淡無光的,生命是了無生氣的。接受自己的陰影,讓那些陰影襯托出自己更立體的人生,是我們一生需要進修的課題。

懂這幅畫的人,一個足矣

無論如何,請相信自己畫的畫就是最美麗的畫,不用羨慕別人的作品,也不用嘗試模仿別人的風格。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你總會遇到一個懂得欣賞這幅畫的人,可以和你促膝詳談,甚至和你共同創作。

真正懂的人,一個足矣。

目前居於加拿大的香港人媽媽,曾為教育心理研究助理、婚禮策劃師、化妝師、急救導師、婚姻教育者,現時全職照顧特殊需要孩子,兼職文字創作。擅長寫作類別包括人生感悟、心靈療癒、兩性關係、故事創作、成人性教育。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