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今日睇咗未?
早前看到一篇題為《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的文章,很值得大家了解一下。將病徵當成疾病「醫治」,其實已是存在多時並引起了巨大的問題,我多年前的文章亦已分享過類似的關於高血壓的課題,只是我不知道原來除了生理疾病,心理學界也有這種情況。可悲的是部分的專業人士並不知道自己被利益輸送的權威和藥廠蒙蔽的實情,還以為自己濟世為懷,為大眾謀福祉。
我不是全盤否定西方醫學,西方醫學在拯救生命的層面的確是重要的,而且有重大貢獻,卻對大部分慢性疾病苦無對策,因為慢性疾病通常都不是一朝一夕生出來的,是身體長期缺乏適當的照料而發出的警號,缺乏的東西可能是來自不當的食物營養或生活習慣,假如只控制了病徵而不加以解決引發疾病本身的問題,只會令問題越加惡化,最終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當身體出現一些毛病,聽得最多的問候是「睇咗醫生未?」不知何時開始,現代的醫生有如古時的巫師,好像見一見就會藥到病除。要是我們能了解西醫的治病原理,就會更懂得去選擇,何時該看醫生,何時並不需要。
西醫的主要治病原理是控制或減輕病徵,然後讓身體自我修復。沒錯,身體的確是有自己修正復原的能力,只是有時當遇到的問題太嚴重,例如有大面積的傷口,自身復原的能力不及失血快,人便會死亡,所以必須加以控制治療。
舉個簡單易明的例子,最普遍的感冒,即使什麼也不做,身體也會將這種不太強勁的病菌給清除,然後自我復原。感冒的病徵都是身體打仗所需要的原料,如打噴嚏流鼻水是要將病菌排出體外,發燒是利用高溫製造不利病菌的環境,和讓我們多喝水以通過尿液排出病菌,疲倦乏力也是叫我們休息的指示,假如我們忽視身體這些訊號,用藥抑制了病徵,令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病菌無法排出,即使沒有越病越重,也會久久未能根治。偶爾聽到朋友說感冒病了一、兩個月還沒好,醫生看了好幾次,通常都是因為他們太忙缺乏休息、濫用藥物、營養不良,大概都是其中之一。我每次生病只要一出感冒三寶 – 休息、喝水、維他命C,通常三天內就會完全痊癒,最久的也不超過一星期,大多數情況都不用看醫生,只會在病情影響了生活,致使我無法好好休息,或高燒不退,才會用一、兩次藥,但鼻水決不能用藥收乾,因為將病菌排出是最後致勝的主要關鍵 。
根據這種治病原理,並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用藥醫治,因為某程度上藥物根本就沒有在治病,是你的身體自己治好自己。所以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胡亂用藥,擾亂了自身對抗疾病的能力,也屏蔽了病徵發出的警號,實在對身體害過於益。
作為有一點醫護知識的我,通常看醫生的原因只有兩個,一) 不清楚身體發生什麼事,想利用醫生的知識和經驗告知我可能情況,然後再自己搜證和分析結果,不會盡信醫生 (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被誤診無數次的經歷);二) 很清楚自己生什麼病,也知道應該用藥物去治理。
以後見到朋友生病,說句「保重」、「注意休息」等關心說話,其實真的比「看醫生了沒?」來得實際。
~ § 此乃車厘天使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載,或訂閱支持 §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