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

邏輯

大學的時候修過一科叫「邏輯 (Logic)」的通識科,學的都是基本邏輯,例如:

命題一:All A =B;

命題二:Some A ≠ B;

結論:由於命題二發現有些A不等於B,所以命題一是不成立的,即 not all A = B

當時其實我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邏輯需要學?這不是我們每天在應用的基本常識嗎?當然後來我學到一些較複雜的命題是確實需要思考的。

但原來現實生活裡,很多人都生活得不很邏輯。

上述的邏輯例子就被我媽媽胡亂顛覆了,

   媽媽:(幫寶寶洗澡時) 所有人沖涼時都會想小便的。

   我:誰說的,我不會…

   媽媽:啊,原來妳自己不是這樣,難怪妳不知道妳的兒子會這樣!  

   我不是這樣並沒有推翻所有人都這樣,那就只我不是人嗎?無語…… 或許我的兒子跟我一樣不是人不成?哈哈~

另一例子更有趣,

   女士Y:所有男人早上起床時都會勃起的。

   在坐的數位男士:不一定。

   女士Y:不可能,一定會的。

   究竟是她的男友都很特別,還是在坐的男士其實不是男人?一個女人可以比男人更清楚男人的身體?

很多時候,人們都愛將自身的生活經驗當作世界的定律,當遇到一些和自己的認知有衝突的事情,我們可以有兩個選擇,一) 將自己原有的認知更新,成為了新知識 (改變的過程需離開舒適圈,接受自己錯了);二) 當作沒聽見,繼續堅持自己原有的認知 (這個取向較舒適,因此較多人不自覺地傾向選擇)

世界很大,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有太多太多,限制了自己吸收新知識的機會只會故步自封,因此我的文章要不是出自科研結論,通常都只會說我覺得或我的經驗是怎樣怎樣,而不敢隨便斷言說世界就是這樣。

當我們知道得越多,就會發覺自己知道得越少。

我要留言